中国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机遇咨询报告(节选)
天然气是世界范围内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而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均衡引致了天然气运输行业的繁荣。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海气登陆、海外进口”的跨区域天然气运输框架。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中国南海、渤海、东海的海上天然气规模将达到100亿立方米/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已经启动,其他沿海省市也正在布点,并与海气登陆贯通,2020年将形成沿海天然气供应网。而进口方面,专家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1100亿立方米,届时国内只能提供900亿立方米,进口规模将达200亿立方米。由此引致的运输需求产生了巨大的投资机会。2008年,中石油投资800亿元建设中国最长的天然气管道。
第七章中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7.1中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竞争现状分析
7.1.1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技术竞争态势
7.1.1.1液化天然气的运输工具
第一艘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轮船——甲烷先锋号,由英国燃气委员会与美国康斯托克液体甲烷公司合作,由纽约亨利公司负责设计,将一艘吃水量为5000t的远洋货轮改装成可以运输2200t液化天然气的油轮。甲烷先锋号于1958年10月下水,在墨西哥湾试航。1959年1月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装船驶向英国,装载着2200t液化天然气在大西洋航行了8000km,于1959年2月安全抵达伦敦附近的坎维伊岛终点接收站。由于液化天然气的温度低,碳钢在低温下会发生冷脆而破裂,所以储舱材质不能用碳钢,必须用铝合金或含镍9%的钢板作储舱。
随着广东、福建等一批沿海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兴建,在2004年8月广东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中,我国开始建造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由沪东中华造船公司承建,于2007年l0月建成并交付使用。该船总造价1.6×10美元,舱容l4.72×10H1,船长292H1,船宽43.35H1,船深26.35H1,最高航速36km/h。
7.1.1.2液化天然气储罐
液化天然气的储罐可分4类:地上罐、半地下罐、地下罐和地下洞穴储罐。
①地上罐常见的有双层金属储罐,其外层用碳钢外壳,内层用含镍9%的钢板,内外层之间有环型空间,充填珍珠岩绝热层并内充N。罐底基础有能承受载荷的绝热层,为防止冻坏基础,在基础下面设加热装置来保持一定的温度。
双层金属储罐内层钢板材质的选择非常重要。1944年l0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液化天然气工厂,4号液化天然气储罐(双层金属储罐)发生爆炸。4号储罐中的3785H1的液化天然气全都溢流到周围地区,部分流入城市雨水管和污水管,再流入居民区,气化成气态的天然气与火源接触引起火灾。4号储罐爆炸导致另一座储罐倒塌,造成了一场大火灾,有130人死亡。事故调查发现,4号储罐内罐采用了含镍3.5%的钢板,不适宜用于低温
下储存液化天然气。没有采用原设计规定的材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半地下罐介于地上罐与地下罐之间,不需在罐周围建护堤,兼有地上罐与地下罐的优势。有的地下罐用含镍9%的钢板做内罐,混凝土做外罐。
③地下罐使用先进的内部深挖技术和泥土提升系统,用高强度混凝土填筑,采用预制好的钢顶,内壁可衬不锈钢钢板。
④地下洞穴储罐是将液化天然气大规模地储藏于岩石之中的地下洞穴,洞穴可以是一条通道,也可以是圆柱体结构,有无内衬均可。
7.1.2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市场前景好竞争激烈
通过近年的加快建设,中国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大部分地区的油气管网供输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功能相对比较完善的原油储运体系,以甬沪宁、仪长、中哈原油管道等为代表的全国输油管道达到1.2万千米,陆上原油输转基本实现管道化。以西气东输为代表的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达2.8万千米,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天然气管网雏形。
以西南、珠三角、兰成渝成品油管线等为代表的成品油输送干线网已经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长度约8700千米,初步形成了以炼厂为中心辐射主要消费地区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此外,在全国,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已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原油码头群,原油、成品油储罐总库容和输油管线的输油能力已达到相当规模。原油战略储备库一期工程即将全面建成,镇海库已正式储油投用。
图表中国输成品油管道运输基本情况
输油(气)管道里程 | 输油(气)能力 | 输油(气)量 | 输油(气)周转量 | |
公里 | 万吨 | 万吨 | 万吨公里 | |
1996 | 1391.89 | 4998.46 | 1378.08 | 34868.79 |
1997 | 1740.43 | 5512.26 | 1568.2 | 57122.6 |
1998 | 1319.81 | 6082.35 | 1558.24 | 69092 |
1999 | 1295.91 | 6329.74 | 1749.82 | 98226.76 |
2000 | 1196.63 | 4413.14 | 1463.1 | 97453.86 |
2001 | 1481.2 | 5292.03 | 1468.63 | 69857.78 |
2002 | 2853 | 5729 | 1547.1 | 121041 |
2003 | 3294 | 7678 | 2521.9 | 387048.5 |
2004 | 3409 | 9065.7 | 2918.5 | 486643 |
2005 | 5443 | 12317.8 | 3580.7 | 600726.7 |
2006 | 6912.6 | 15766.8 | 4332.6 | 744901.1 |
2007 | 9401.1 | 20654.5 | 5285.8 | 931126.4 |
2008 | 12691.6 | 26231.2 | 6343.0 | 1135974.2 |
2007年,中国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2万千米,天然气管道3.1万千米。中国已逐渐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合作区块和油气产量不断增加,海外份额油田或合作区块的外输原油管道也得到了发展。
我国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华北、西南、西北三大区域性管网,主要是:
(1)华北地区,已建成中原-沧州、大港-沧州、大港-天津、沧州-淄博等输气管线和一些地下储气库,初步形成了能够统一调度的局部天然气管网。
(2)西南地区,已建成以南、北干线为主,与川渝两地五大气源连通的环状输气管网,并以南北干线和各气源为依托,直供云南省云天化、贵州省赤天化等。
(3)西北地区,先后建成了陕西-北京、靖边-西安、靖边-银川、鄯善-乌鲁木齐、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及新疆和田电站供气管道等。西气东输管道、长庆-呼和浩特输气管道等。
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能源供给的稳定安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管道运输成为作为一种高效低价的手段的正在被更多的能源输出国和能源消费国选择。
作为区域内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于近年相继启动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缅石油管道工程”,拉开了油气管道建设新一轮高潮的序幕,到2020年中国油气管道规模将扩大到15万公里。
中国大型油气管线建设项目的推出为低迷的亚洲能源市场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同时,随着规模急速扩张,管道的维护、运营及科学管理手段的应用也对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图表已建、在建成品油管道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华经纵横认为,2008-2010年国内平均每年新增管道运输原油量约5833万吨,2011-2015年平均每年新增管道运输原油量约7778万吨。至2015年国内原油管道运输能力将达到9.14亿吨。
图表我国原油管道运输原油能力
华经纵横认为,2009年以后,随着经济的重新起飞,我国对原油的消费将逐年增加,在这种预期下,我国拟建原油输送能力也能满足我国的原油需求,输送管道的平均使用率保持在87%左右。
图表我国原油管道运输原油能力与输送能力对比
7.2中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区域市场分析
7.2.1天然气产业链及竞争
天然气产业链的基本结构,上游为天然气勘探与开采、中游是骨干管网建设运输(还包括LNG接收站、主干网的建设运输)、下游是城市管网建设运输及销售。上游和中游因国家的准入政策及高资金技术壁垒,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经营,所以呈垄断的竞争格局(不包括LNG船舶运输);对下游国家是允许多投资方介入的,并鼓励民营、外资投资,所以竞争相对充分些。
7.2.2天然气管道运输三大巨头垄断
中国将陆地天然气开发权交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将中国领海天然气的开发权交给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导致天然气的上游勘探生产形成了绝对的行政壁垒。同时,由于天然气田的开发对资金的要求非常高,形成了资金壁垒。
天然气运输分为管道运输和液态天然气运输,大陆地区一般采用管道运输,海上运输则利用专用船舶运输液态天然气。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运输,投资都非常巨大,例如,高压天然气管网造价在100-200万元/公里,700-800公里的长输管网总投资需14-16亿元,因此具有很强的资金壁垒。陆上骨干网及LNG接收站等的建设和运输仍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垄断的。海上LNG船舶运输的参与者也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如中国远洋、招商局集团等。
7.2.3中石油是最大的垄断者
在天然气管道运输行业,中石油无疑是最大的垄断者。
中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2006年1.514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2.264万亿立方米的67%,在三大集团中的比例占到85.5%。2006年天然气产量在三大集团中占比78.5%,全国占比76.8%。中石油在天然气管道运输领域同样居于全国主导地位,拥有并经营的天然气主管道长度为20,590公里,占全国的77.8%,目前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基本全都是由中石油负责建设运营的,包括西气东输、陕京线、忠武线、涩宁兰线以及西气东输的联络线冀宁线和淮武线,未来的西气东输二线也将由中石油承揽。
虽然在天然气上游和中游中石油是最大的垄断者,但天然气业务在其收入中仅占很小比重,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在石油方面。中石油来自天然气与管道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6%左右;毛利占公司毛利的3.3%左右。但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收入与利润近两年的增长很快,在总收入和利润中的比例也有增大。
从中石油的财务数据来看,其天然气业务的毛利率为近30%,这一毛利率水平在各行业中是很高的。
中海油的战略定位在细分行业,主要是在海上石油方面,包括LNG接收站的建设及主干网的建设,按照中海油的中期规划,到2010年,LNG将占中海油总能源供给的1/4。中石化的上游开采业务在2007年5月发生了突破进展,即发现了探明储量为3560亿立方米的普光气田,是其现有探明储量的4倍,并承担了从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建设及运营,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天然气上游与中游的地位。
7.2.4天然气城市管网的建设竞争分析
天然气城市管网的建设和运营壁垒相对骨干网要低很多。管道建设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壁垒可言,资金方面,管道长度从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总投资从几千万到几个亿不等,而且是分阶段进行,所以对投资方的资金要求是很宽泛的。具体到城市燃气运营就更是简单且低成本了。
天然气城市管网的建设运营权最早是掌握在各地方政府手中,随着天然气骨干网建设的完善、“国退民进”政策的推行、天然气行业利润吸引力的增强,许多民营投资主体进入天然气行业,目前全国已经有60多家民营城市天然气运营企业。2002年开始国家又对外资放开,增加了这一领域的强势的投资主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天然气下游市场不仅放开投资主体,而且还未成文地限制了上中游三大巨头对下游市场的进入,从而避免了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的形成,在天然气终端形成了充分的竞争。
西气东输等骨干管道的建成解决了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天然气终端运营商的“跑马圈地”也集中在这几年,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龙头公司的形成无形地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目前在很多城市燃气项目招投标时,当地政府都会提出参与者的标准条件,例如“有跨区域运营经验”、“资产规模达到一定数额”、“资金实力雄厚”等等。
7.3中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企业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7.3.1成本控制策略
在成本控制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图表成本控制策略
7.3.2产品选择策略
在产品选择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图表产品选择策略
7.3.3销售竞争策略
在销售竞争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图表销售竞争策略
7.3.4海外融资策略
在海外拓展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图表海外拓展策略
7.3.5企业竞争策略
在企业竞争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图表企业竞争策略
7.3.6并购重组策略
在并购重组方面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的运用:
图表并购重组策略
7.4中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和液化储运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7.4.1中石油2009—2015年建设规划与投资规模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同时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并且,根据2008年三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资料显示:未来3-5年,中石油将建成覆盖全国的油气产品输送管网和储存系统。资料显示:天然气管道方面主要是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和东北输气管道;原油管道方面,根据俄油、哈油进口情况和油田生产情况,适时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兰州-成都、独-乌-鄯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方面,建设兰州-郑州-长沙和抚顺-石家庄-郑州成品油管道。
可见,未来10年是中国管道工业的黄金期,除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建设的中俄输气管线、内蒙古苏格里气田开发后将兴建的苏格里气田外输管线、吐库曼和西西伯利亚至中国的输气管线等,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管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2009年开工的大型油气管道工程包括西气东输二期东线(5890km)、陕京三线(900km)、中俄原油输送管道(960km)及中缅油气输送管道(1000km),整体来看,2009年中石油承建的大型油气管道工程规模远超2008年,考虑到上述大型工程均在2010-2011年完工,我们预计2009-2010年油气管道建设将进入高峰期。
7.4.2中海油2009—2015年建设规划与投资规模
2009—2015年中海油拟在福建省东北部港口三都澳的溪南半岛规划建设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商业石油储备基地、成品油储备基地、造船基地和海洋石油工业配套装备制造业基地,并因地制宜地加快延伸炼化一体化产业链。
并且计划2009年在三明、南平、宁德、龙岩等开展长输管道二期工程,随着此工程的完成,中海油将完成其对长三角区域的全面覆盖。
7.4.3中石化2009—2015年建设规划与投资规模
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石化原油管道总长度已达6400公里,每年管输原油达到6500万吨,超过其原油加工能力的1/3,管道运输已成为原油运输的主渠道。华经纵横认为,预计随着中石化在金融危机期间对上游油气资源的并购力度加大及成品油的需求扩大,中石化将加大原油及城市燃气管道建设。
图表2009—2015年中石化管道建设规划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融资、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土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众多的可行性报告成功案例
2. 我们具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是由北京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咨询有限公司打造。专家团队均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3.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6年9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 - 专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机构,专家撰写,有超过5000家的成功案例,报告通过率高。
我们具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我们具有资深的专家团队
我们具有丰富的政府资源
我们具有可行性研究的丰富经验


- 热点推荐